當我們制作一部
企業宣傳片作品時,都有一個與主題相對應的情緒基調和情感傾向,使深圳宣傳片充分發揮它的宣傳作用,而表現在具體的畫面內容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把情緒基調和情感傾向落實到色彩基調上,要使色彩的運用與企業的理念等結合起來,使
深圳宣傳片制作達到強化基調、塑造形象、突出企業形象的目的,給觀眾以鮮明的視覺影響和強烈的感染力。
色彩基調的形成主要包括兩個因素:一是色彩在整體視頻中的時間長度:二是該色彩在單一畫面中的空間面積。作為色彩基調的色彩,必須在時間長度和空間面積上都占據主導地位這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基調”也就無從談起了。比如拍攝江南“早春二月?草長鶯飛”的風光,“嫩綠”自然是當之無愧的色彩基調。不論是“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河湖景色,抑或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淡淡綠意,都應該在全片中把“嫩綠”的色彩斷續往復地貫穿起來。這樣一來色彩基調的明快清新就能給人以春的氣息和春的美感。
從某種程度上說,色調即情調,在一定的色彩基調的統籌之下,觀眾能夠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主題的情緒特征和基調氛圍。比如說,我們前面提到的色彩的感情色彩,像藍色的平靜、深、遠、紅色的溫暖、熱情,黃色的明快、沉穩 黑色的凝重、陰郁等,都可以通過在畫面色彩構成中的設計和組合表現出某種富有寓意的色彩傾向和感情傾向。獲國際大獎的電視紀錄片《山洞里的村莊》則籠罩在一種“古銅色”的色彩基調之中,畫面的光影色調看起來仿佛有一種農民飽經風吹日曬的褐黃皮膚的質感,使得環境與人融合為一種和諧的極富特色的地域色彩。當然,這種色調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巖洞自身褐黃的環境反射光。但是如果攝制者缺乏構思設計,不能調動角度、光線、鏡頭等各種手段的表現力,那么即便身處巖洞之中,也不會使自己的宣傳片獲取如此成功的色彩基調和畫面效果。